湖北正聚焦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到202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新增3家上市企业。
11月1日下午,湖北省召开“推进‘链长+链主+链创’机制 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节能环保产业链)。
第一财经记者现场获悉,到2025年,湖北将建成1个年营业收入500亿元、3个年营业收入300亿元、2个年营业收入2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形成5家营业收入过百亿企业、8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3家上市企业,搭建一个节能环保产业供应链平台,攻克一批关键性技术。
节能环保产业是以实现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为目的,提供相应产品或服务的产业,也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部门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产业。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何开文介绍,近期,湖北确定了长江生态环保集团、盛隆电器等8家链主企业,推动智能电控系统及能源管理系统等优势领域加快产能扩张,在工业烟气治理、环卫装备等细分优势领域推动优势企业整合资源、兼并扩张。支持中钢天澄、武汉天虹、中科水生等“金种子”企业加快上市挂牌步伐,提升核心竞争力。依托中碳登等平台优势,培育壮大碳交易、碳咨询、碳核查、碳金融、碳资产管理服务企业,拓展绿色低碳发展新领域。推动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等8家链创机构与与企业共建生态环保产业研究院、节能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强化科技成果转化。
作为三峡集团生态环保业务的实施主体,长江生态环保集团以城镇污水治理为切入点,全面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已累计与湖北各地签订框架合作协议 30 余份,累计落地投资超 500 亿元,有力牵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参与湖北省长江大保护工作。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总经理朱向东说,下一步将围绕当好产业链链主,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管网、水体、污泥等方面关键技术研发和联合创新,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同时,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与地方政府合作探索管网价格机制改革试点,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共抓长江大保护,并开展涉水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系统治理,推动环保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
根据《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湖北将以三大都市圈为布局重点,到2025年培育1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双碳服务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6个特色鲜明、错位互补、联动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包括:依托武汉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打造高效节能通用设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以襄阳谷城国家级“城市矿产”基地及老河口、 房县等循环经济产业园为基础,支持再生铅、铝、废旧钢铁、再生塑料产业链发展,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聚区;支持宜昌化工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大力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打造“当枝松宜”绿色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支持黄石黄金山工业区、长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壮大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在荆门打造国内领先的“城市矿产”加工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扩大格林美荆门园区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产能布局、加速三元前驱体产能释放。
湖北省经信厅副厅长江斌表示,对于节能环保产业的短板领域,湖北将着力培育引进低成本水处理膜、特种分离膜、气体分离膜、水处理药剂、高性能滤料等材料制造项目,提升高效水处理设备、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磷石膏综合治理设备、“城市矿产”综合利用设备、 土壤修复设备、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等先进设备制造水平。补齐储氢加氢关键设备与材料、LNG 动力技术系统集成和优化设计、基于多能源的船舶闭环电力系统、车船智能能效管理、 非金属船舶制造等短板环节,提升船舶充换电码头、LNG加注站、高技术船舶制造和维保基地等配套能力。
何开文说,下一步,湖北将依托链主企业和链创平台,以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环境监测仪器仪表、节能技术装备等细分领域为主攻方向,提升关键技术设计、生产和应用能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成套技术装备,提升装备本地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