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末召开的2023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期间,备受关注的中国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TAVR)数据公布。
国家经导管瓣膜治疗数据库(NTCVR)数据显示,2023年截至10月底,中国大陆地区开展TAVR手术量已过万例。
NTCVR数据称,2023年度截至10月31日,中国大陆地区已开展TAVR手术11614例,而2010年至2022年间,累计开展TAVR手术23980例。这意味着今年前十个月的手术量接近过去12年的一半,较去年8439例的数量也增长了近40%。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TAVR手术量的大幅增长得益于这种手术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推广,以及瓣膜介入治疗的体系化和规范化建设,培养了更多瓣膜介入手术的技术人才。
据2023年NTVCR数据库统计,我国接受TAVR治疗的患者集中在60—89岁,占比近95%,其中分布最多的年龄段为70-79岁;此外,TAVR手术中高风险患者占大多数,但低风险患者也在逐步增长。
另据最新版本国内外权威指南显示,TAVR年轻化正成为当前临床趋势,这种手术应用于低龄低危患者的可行性关注度大幅提升。
从技术路线来看,目前我国TAVR股动脉入路占比超九成,是TAVR的主要入路,其次为经心尖入路。如存在股动脉血管管腔严重狭窄、血管严重迂曲以及重度钙化等,可以选择其他入路,但建议由具备血管外科支持,并且经验丰富的中心来完成。
数据还显示,自2014年至今,随着器械的不断改进和术者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TAVR器械成功率平均保持在90%以上。
202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约有2500万人受到瓣膜病影响,其中150万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目前没有任何药物能直接治疗主动脉瓣膜狭窄,当前临床主要采用传统外科手术和微创手术治疗。近年来,TAVR这类高效安全的创新疗法应用,让更多主动脉瓣膜狭窄患者获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潘文志教授分析认为,我国在TAVR领域正处于“量和质”齐增的关键阶段,中国数据正逐步走向国际舞台。他同时指出,TAVR器械的迭代也促进了国内TAVR手术量的增长。
华尔街投资机构Needham预计,2023年全球TAVR医疗器械销售额预计将增长10%,达到67.4亿美元,其中爱德华生命科学和美敦力公司将主导全球TAVR市场,预计市场份额将分别达到57.9%和28.5%。
近年来在国内,TAVR器械市场也越来越“卷”,国内厂商甚至开始出现“价格战”的趋势。截至目前,共有6家医疗器械企业的TAVR产品在中国大陆获批,包括启明医疗、苏州杰成、微创心通、爱德华生命科学、沛嘉医疗和美敦力。在本月早些时候的进博会上,瓣膜产品也是各大跨国企业竞相展示的重点领域。
潘文志教授预计,今年全年我国TAVR治疗手术量可能达到1.4万例左右,其中启明、微创和沛嘉等几家本土厂商的市场份额占比高达80%。
心血管疾病常年处于全球十大致死病因首位。按照欧美等地心血管防治经验来看,治疗仅能对23%-46%的心血管病患者起作用,而对于危险因素的控制则能降低44%-76%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在2023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表示,为了达成降低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的目标,必须防治结合,建立起心血管疾病预防、救治、康复一体化的新型心血管防治体系。
会议还指出,在胸痛中心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救治链延伸、向基层延伸、学科内延伸、学科间延伸、向公众延伸、数字延伸,真正做到救治和预防相结合,技术和体系相结合,医院和区域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