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窗口,第六届进博会再次展示了中国坚持扩大开放、共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也为全球企业深耕中国大市场提供了良机。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施耐德电气连续六年亮相四叶草,持续扩大参展规模。这是中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例证,也是进博溢出效应持续扩大的缩影。
作为数字化和绿色低碳“双转型”的践行者和赋能者,施耐德电气今年聚焦“未来工业”与“绿色能源”两大领域,通过升级版“零碳城市”图景,覆盖电网、化工油气、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14大行业的70多个零碳应用场景,全方位展示其数字化技术、绿色生态、减碳能力,并重磅发布行业洞察报告,为产业转型广泛赋能。借助进博平台,施耐德电气与能源、楼宇、制造、生命科学、医疗等多个行业30多家企业签约合作,持续赋能更多领域。
在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看来,这些成果的落地和创新应用,离不开施耐德电气“中国中心”战略的源动力,以人才为基础、创新为引擎,对内打造了研、产、销一体化的敏捷机制,对外强化生态协作,从而更快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需求。“面对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要求,我们秉持‘中国中心’战略,加强研发创新与生态协作,为中国产业加快迈向数字化与绿色低碳的‘双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中国制造“双转型”融合加快,挑战凸显
近年来,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动力从过去依靠资源优势和生产要素规模驱动,转向技术创新驱动。中国市场正在快速变化,对于跨国企业而言,高度开放和集聚的进博会,正是一个观察中国市场、链接多方的绝佳平台。
在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大势下,数字化与绿色低碳“双转型”已成为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作为双转型的践行者和赋能者,施耐德电气在进博会期间重磅发布了《数字赋能,建设绿色智能工厂正当时——数字化赋能绿色智能制造高管洞察2023》,其调研显示,当前中国制造业仍具有规模优势,但27%受访企业表示过去5年(2018~2022)利润承压。中国制造业亟待通过转型驱动增长,重构产业竞争力。
虽然压力当前,转型方向也日趋明确。近期,钢铁、电力装备、轻工业等十个工业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陆续出台,纷纷提出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施耐德电气报告也显示,数字化和低碳化两大趋势正加速融合,93%的领军企业已制定数字化和双碳目标“双线融合”战略,需要技术的支持和产业的协同。对此,尹正认为,双转型既是投入更是投资,企业转型越早,越能获得竞争优势,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践行与赋能并重,施耐德电气集结生态力量推动转型
面对“双转型”的实际需求和挑战,施耐德电气将领先的技术经验与“中国中心”的战略优势相结合,携手更多中国伙伴,共同推动这一进程。
作为“双转型”践行者,施耐德电气持续强化自身转型。其在华29家工厂和物流中心中,已有15家工信部“绿色工厂”,19家“零碳工厂”,中国区供应链整体能耗相比2019年降低13%,生产效率逐年提升8%~10%。以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为例,工厂采用领先的5G柔性生产线、人工智能视觉检测、智能柔性仓储解决方案、数字孪生等领先数字化技术,覆盖从采购、生产到交付的各个环节,助力实现全供应链的可视化以及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增效,仅工厂暖通空调一项就实现了32%的能耗节约。
同时,施耐德电气也是双转型的赋能者,以软件为代表的数字化能力,结合咨询引领和全程服务,为用户覆盖从战略规划到落地执行的全生命周期,帮助双转型战略真正落地。尹正举例说,在与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合作中,施耐德电气提供了从咨询到落地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通过系统化的碳中和管理咨询、AI和数字孪生技术,帮助诺华上海及苏州的研发园区管理运维状态、挖掘减碳空间、提升能效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保障其减碳计划的顺利实现。
双转型也离不开供应链上下游的伙伴力量,但整体转型面临着协同难度大,经验与技术欠佳等难点。尹正表示,“价值收益是推动供应链伙伴积极转型的动力,施耐德电气通过多元的赋能方式,助力供应链伙伴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为此,施耐德电气发起的供应商“零碳计划”等项目,带动上下游伙伴减碳。截至今年7月,其全球前1000家供应商已减碳20%,中国区则实现减碳21%。
津荣天宇就是“零碳计划”的核心供应商之一。合作20多年来,施耐德电气以培训、重点项目手把手扶持和技术支持等,帮助津荣天宇一路成长。2016年初,津荣天宇成功进军东南亚与印度市场,并建立了绿色智慧能源系统,系统性推进整体节能减碳。仅铺设自有光伏这一项,预计每年减排就达1100吨。到2022年底,这家公司每亿元销售额的碳排放降幅已达22.2%。
践行与赋能,也使施耐德电气获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如今,施耐德电气的数字化相关收入已占全球营收的53%以上,而其可持续影响力收入的占比已经达到73%,未来还将继续增长。
进博会一届不落,扎根36年将持续深耕中国
扎根中国36年来,施耐德电气持续践行与广泛赋能的动力,正是来自其“中国中心”的战略定力和持续增强的综合实力。目前,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四大研发基地之一、重要的供应链基地之一和创新源泉。
在研发创新方面,施耐德电气已建立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无锡五大研发中心,形成了软硬件一体化的研发体系,通过与上下游伙伴协同创新,为产业提供更多领先技术和绿色产品,并将“中国智慧”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球市场,实现“在中国、惠世界”。今年,施耐德电气进一步加大在华投入,“数字配电中国研发中心”、“关键电源创新实验室”陆续落地上海,“AI创新实验室”也落地北京。
在供应链方面,施耐德电气除了在华的29家工厂和物流中心,还拥有1600多家中国供应商,本地采购率达到90%以上,并以技术和经验带动中国伙伴不断成长。
在尹正看来,“中国中心”战略为施耐德电气带来了独特的发展优势,包括自主与协作,以及敏捷创新。正是在这一战略的支持下,中国团队能够对市场需求快速作出反应,并持续强化自身综合能力。同时,中国市场拥有独特的优势,比如在新能源、风电、数据中心等领域,这使得施耐德电气源自中国的产品和技术能够触达行业最前沿的需求。“中国中心”与全球各大中心互相赋能、优势互补,从而灵活强化整个集团在全球的技术能力和市场优势。
尹正表示,展望未来,施耐德电气将继续强化“中国中心”建设,加大在华投入,持续提升本土综合能力,并紧扣数字化和绿色低碳“双转型”方向,以创新推出更多绿色产品和数字化解决方案,以生态协同赋能更多用户和伙伴,助力中国产业加快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