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是全面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重要标志性工程。
把引江补汉工程打造成为国家水网项目建设管理示范标杆是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赋予江汉水网公司的使命任务。江汉水网公司始终抓牢项目法人责任制的“牛鼻子”,聚焦标杆工程、一流工程建设,以“规范化标准化”为抓手,着力建设“安全、精品、绿色、智慧、阳光”引江补汉工程,打造水网建设标杆。
提升工程建设“软”实力
2024年是江汉水网公司“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年,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制定修订完善涉及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投资控制等方面制度180余项。及时识别并3批次发布国家级、行业标准2110项。组织各参建单位深入梳理引江补汉工程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事项,形成20项任务清单,从内业管理到外业施工全方位提升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创新采用“一招两采”,迅速落实各建设主体。聚焦项目组织体系建设、设备资源保障、施工组织设计等关键环节,督促参建单位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强化合同意识和刚性约束。完善激励约束考核机制,建立“红、黄、白、绿”牌签发制度,实行联商共管、廉洁共建,强化参建各方规范化管理意识,形成工作合力。
全面推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先后推出39项首件工程,发挥样板引领作用,强化工序质量、中间产品质量的事前、事中控制。坚持绿色环保,推动大型临建视觉标准化建设,创建7个文明施工“样板工区”、14个生态环保“示范项目”、1个“生态典范”弃渣场,以示范标杆创建推进工程高质量建设。
打造大国重器“硬”核力
江汉水网公司积极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大力实施科技攻关,用科技硬核保障工程高质量建设。创新推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应用。钻爆段施工全面推广凿岩台车、钻锚注一体机、智能钢筋台车、智能养护台车等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TBM设备创新性搭载超前地质预报、护盾卡机预警、智能辅助掘进等多项智能化技术,实现TBM掘进及管片拼装高效作业。在工程全线推广建设工厂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加工厂、拌和系统、管片预制厂、实验室,助推工程高质量建设。
聚焦开展高富水断层破碎带超前灌浆、TBM防卡机等重大施工技术研究,超前谋划TBM集群关键技术、深埋长大隧洞超前地质预报、超大管片生产、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研究,保障隧洞安全掘进。搭建全生命期数字孪生平台,建设勘察设计、数字建管、智能监控、质量检测、安全监测等业务系统,创新管理模式、优化重塑管理流程,提高管理规范化、协同高效化,实现“能看、能管、能监测、能预警、能追溯”。通过基于单元工程的“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的四控管理及“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四预管控,分析呈现工程进展和风险预警,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局”。
构建全域监测感知体系,建设物联网平台实现人员定位、有毒有害气体、视频监控、设备监控、环境监控等数据监测,强化“算力、算法、算据”建设,实现对工程全线“人机料法环测”的实时监管。数字孪生引江补汉建设获2024年“金标杯”BIM施工及节能成果组一等奖。
打造水网建设样板、标杆工程
新的一年,江汉水网公司将以“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基础,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方向迈进,持续打造水网建设样板工程、标杆工程。
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突出问题、薄弱环节,以强有力监督为引江补汉工程高质量建设和江汉水网公司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聚焦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改革,提升管理质效,打造“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管理团队,释放管理效能,提升精细化管理质效。
坚持深化产学研融合,强化数字赋能,积极推进智能建造,打造务实高效的长距离输水隧洞关键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培育创新团队,努力研究一批服务保障工程建设的科技成果。
深入开展南水北调国家水网工程建设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强化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同时,坚持合规经营,与参建各方一道,共同推动引江补汉工程高质量建设再上新台阶。
2025年,引江补汉工程建设即将全面进入钻爆法和TBM法组合施工新阶段。江汉水网公司将坚定践行“让中国人喝好水用好水”的使命追求,把握历史机遇,扛牢政治责任,全面推动引江补汉工程高质量建设再创佳绩,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贡献更多力量。
撰稿 | 赵传波
责编 | 安亦扬
校核 | 陈思璐
审核 | 李东海
【猜你不想错过的精彩内容】
不错过更多精彩内容
为“信语南水北调”点亮星标!
点亮在看,关注南水北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