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金鸡湖畔的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首个旗舰型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1994年2月,苏州工业园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该园区行政区划面积为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为80平方公里,下辖5个街道,常住人口达130万。
30年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税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3个“超万亿”,摘得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八连冠”,跻身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第四位。
30年来,园区始终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健康园区”的轮廓更加清晰——建成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医疗卫生机构由126家增至446家,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增长近9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指标持续保持发达国家水平……
近日,健康报记者来到金鸡湖畔,探访“健康园区”的崭新图景。
筑牢基层网底
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在环金鸡湖带住宅群相对集中的区域均建有“邻里中心”。“邻里中心”是苏州工业园区在开发建设初期,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理念引入的全新社区商业模式,标准化配备卫生服务站、社区工作站、民众联络所、健身生活馆等功能区。
日前,东湖大郡社区的居民老田到湖东邻里中心卫生服务站测了血压,查了心电图,调整了用药方案。“在家门口看病好多年了,走路一刻钟就过来了。量血压、配药、做检查,还能捎带着买菜。”老田心满意足地说。
苏州工业园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冯彬介绍,园区除了依托“邻里中心”设置了11个卫生服务站外,还按照与住宅区同步规划建设的原则,合理布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建有4家二级公立医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2家卫生服务站,实现了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形成了“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师惠社区的居民王女士是一位3岁孩子的妈妈。怀孕后,她在家门口的金鸡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产检;产后,该中心医生上门随访,指导王女士进行婴儿护理、科学喂养,并按时提醒王女士带宝宝到中心打疫苗、体检。
最近,该中心家庭医生给王女士打电话,提醒她带老人到中心做检查。“近期气温下降,家里老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家庭医生的服务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现在,一家人的健康在家门口都有了保障。”王女士说。
聚焦“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开展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服务,是苏州工业园区打造防治结合、全社会协同疾控体系的缩影。苏州工业园区疾病防治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俞璐刚介绍,近年来,园区持续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建成以疾病防治中心为骨干、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的疾控体系。目前,园区孕产妇保健管理、慢性病患者管理等工作扎实推进,适龄儿童一类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老年人、儿童免费体检及妇女“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等惠民服务持续开展,年均服务居民超10万人次。
百姓健康获得感的背后,是园区强有力的卫生健康保障。冯彬介绍,近5年,园区累计投入10.2亿元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对二级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5万平方米场地进行新改扩建,并对卫生服务站进行环境升级;推进医疗设备迭代升级,增配百万元以上医疗设备44台;建成7个基层特色科室,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15分钟健康服务圈”日臻完善。
建强医联体
构建医疗同质化新格局
冯彬表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优做强,需要三级公立医院带动引领。2020年,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苏州市独墅湖医院)建成投用后,苏州工业园区医疗同质化建设加速推进。
今年8月,新加社区居民王大妈不慎摔倒后右髋部疼痛剧烈,遂到金鸡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接诊医生为王大妈做了DR骨盆扫描检查,初步诊断为“右侧股骨颈骨折”,同时将检查结果上传至医学影像中心平台。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影像科张卫国主任医师在平台上进行远程会诊,诊断结果与社区医生一致。金鸡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刻呼叫救护车,将老人转院到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王大妈回到该中心康复治疗,预后良好。
王大妈选择在社区首诊,与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依托“五大区域中心”打造的同质化医疗体系密不可分。该院党委书记侯建全介绍,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大学共建共有的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医院自2020年开诊以来,就肩负着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构建高质量科教研体系、推动高层次生物医药转化、开展高起点国际合作的职责使命,联合4家二级公立医疗机构、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服务站组建紧密型医联体;依托信息化建设,建立医联体医学影像中心、心电诊断中心、临床检验中心、病理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五大区域中心”,让基层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大医院的服务。
侯建全说,为进一步促进基层医疗服务同质化,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依托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等,牵头建立医联体内胸痛、卒中、重症创伤患者以及危重孕产妇的联动救治机制,形成区域一体化的急症救治体系;园区药事、院感、护理、检验、病案5个区域质控中心均挂靠在医院;医联体所有成员单位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4年来,各区域中心为基层患者提供影像诊断、远程会诊服务达10.7万人次,检查结果互认达11.95万例次。
“预则立、立则行、行则达,是园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写照。”冯彬说。早在10年前,苏州工业园区就实施区域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二级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规划、设备配置、人财物等均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在人员管理方面,实行动态核编、统一招聘、统一培训,让园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一个有机体,夯实了医联体的基础。
水到渠成,成效立显。“医院开业时,园区同期上线‘健康园区’服务云平台,实现全区医疗卫生数据的统一采集、整合、存储和管理。”冯彬表示,“依托信息化赋能,前期大量工作展现出明显成效,进而转化为园区百姓优质、便捷的就医体验。”
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从环金鸡湖带向南远眺,苏州工业园区培育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的主要创新基地——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掩映在错落有致的现代化建筑群中。
踏入产业园,仿佛置身于科技与生命交织的未来之境——形似几何魔方的建筑群整齐排列,金属质感的外立面和玻璃幕墙交相辉映;巨大的电子屏幕播放着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最新动态;自动化物流传输系统高效地运送着样本和试剂……
自2007年成立至今,该产业园已汇聚高层次研发人才3.5万名,吸引600余家高科技研发企业入驻,形成了集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产业等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这一占地超百公顷的产业集群,勾勒出新质生产力广阔的发展前景——
创新药物研发聚焦新机制抗体药物、新型化学药物、核酸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拥有国内最完善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链,产业链涵盖从靶点发现、药物设计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等各个环节;34款新药获批上市销售,其中PD-(L)1类抗体药销售额占全国的40%。
高端医疗器械制造聚焦高端影像、植介入设备、手术机器人、生物芯片等尖端产业,拥有国内一流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2023年新增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96个,占全省同期增量的23%;35款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绿色通道”,其中18款产品获批上市,占全市的66%。
“30年来,园区卫生健康事业在创新探索中不断开启新征程,在优化服务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实现了从有到优、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冯彬表示,未来,苏州工业园区将围绕“健康园区”建设目标,持续加大公立医疗资源投入力度,推动医疗设施智能化转型升级,打造智慧医院集群;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聚焦大健康产业发展,吸引更多高端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全方位增进百姓健康福祉,推动园区卫生健康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文:健康报记者 杨世嘉
编辑: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管仲瑶 徐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