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展会联盟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谈生意,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千万执行款“破冰”记:检察监督击穿“老赖”财产迷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23 11:18:56   浏览次数:1  发布人:948d****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检察监督让案子恢复执行,我终于可以给员工们一个交代了。”四川省华蓥市甲公司法定代表人郭某长舒一口气。之前,作为一起工程合同纠纷诉讼案的胜诉方,甲公司的胜诉权益险些成了“一纸空文”。最终,在华蓥市检察院的依法监督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老赖”罪责难逃,甲公司的合法权益也有望得到保障。原告赢了官司拿不到巨额执行款2011年,甲公司与罗某合作开发工程项目。2012年,罗某以甲公司的名义将项目分包给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检察监督让案子恢复执行,我终于可以给员工们一个交代了。”四川省华蓥市甲公司法定代表人郭某长舒一口气。之前,作为一起工程合同纠纷诉讼案的胜诉方,甲公司的胜诉权益险些成了“一纸空文”。最终,在华蓥市检察院的依法监督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老赖”罪责难逃,甲公司的合法权益也有望得到保障。

    原告赢了官司

    拿不到巨额执行款

    2011年,甲公司与罗某合作开发工程项目。2012年,罗某以甲公司的名义将项目分包给位于青海省的第三人,合同金额为1390余万元。工程完工后,甲公司将该项目的工程款全额支付给罗某,但罗某并未按约定将钱支付给第三人,而是私自截留了这笔款项。由于迟迟收不到工程款,第三人于2017年向西宁市仲裁委申请仲裁,并获得支持。2021年,甲公司被扣划1390余万元。

    2021年1月,甲公司将罗某起诉至华蓥市法院,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经审理,法院判决罗某赔偿甲公司1390余万元,但罗某迟迟不履行赔偿义务。2022年3月,甲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法院对罗某名下财产进行查询后,未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于是,2022年12月,法院裁定对该案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漫长的仲裁和诉讼之路,让甲公司法定代表人郭某身心俱疲。因巨额资金被扣划,原本经营良好的公司时刻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为了维持公司正常运转,我四处求人筹钱。工人们也担心被裁员,我只好强撑着跟他们保证,会想尽办法挽回损失,不让一人失业。”一想到公司的前途,郭某就忧心忡忡。

    2023年4月,郭某以法院未能及时对被执行人的债权、房产、银行存款等财产线索进行调查核实,导致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为由,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

    被告开豪车住豪宅

    转账记录藏玄机

    华蓥市检察院依法受理该案后,检察官陈金明组建办案组通过调阅法院执行卷宗、相关法律文书等材料,发现了一件怪事——2022年期间,法院虽然冻结了被执行人罗某名下的银行账户,但未扣划银行卡里的1.2万余元余额,以及罗某名下证券账户里的540.04元余额。

    “我们进一步查询发现,罗某的银行账户不仅可以正常使用、保持少量余额,而且在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还频繁产生大额交易。”陈金明介绍说。经审查,检察机关认为罗某属于“有履行能力但不履行判决”的情形,损害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郭某提供的信息,办案组还查询到,罗某长期居住在重庆市某高档住宅A小区,驾驶豪华越野车,还配有专职司机。其他同行企业主也透露,罗某在青海西宁还有企业。为核实情况,办案组先后赴青海、重庆、深圳等地开展调查。经查,罗某在西宁的房产早已卖出,公司也人去楼空,未发现有价值的财产;在重庆,虽未发现罗某名下有房产,但其银行账户流水却反映出罗某长期为A小区的两套房屋及两个车位支付物业费和车位费,而且自2021年以来,罗某每月都要向龙某的个人账户转账1万余元,从未间断过。

    龙某是谁?上述不动产与罗某有什么关系?有规律的转账记录中又暗藏着什么玄机?

    深入调查核实

    揭示转移财产真相

    办案组继续走访相关单位后,最终发现了罗某隐匿财产的手段。

    原来,罗某与丈夫育有一子向某,后来,向某改名龙某。2012年,罗某出资购买A小区两套商品房及配套的两个车位,并分别登记在龙某和自己名下。三年后,罗某的丈夫和儿子龙某先后离世,罗某成为龙某名下不动产的唯一继承人,但她仍向龙某名下的银行账户转账,以龙某的名义偿还房贷,支付物业费、车位费等。因此,罗某的银行流水里才会定期出现相关转账记录。

    而罗某名下位于A小区的商品房则于2019年12月被以2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了刘某,但该房屋当年的评估价约350万元。“明显不合理的低价交易背后可能隐藏线索。”办案组随后调查发现,该商品房的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当天,罗某在银行柜台为刘某存入10万元现金。几天后,刘某便将200万元“购房款”转入罗某的银行账户。

    有了上述线索后,办案组顺藤摸瓜,发现在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后,刘某一方面向深圳某小额信贷公司合计贷款190万元,最后一笔贷款到手当天,连同罗某前期存入的10万元,刚好凑够200万元,一并转给了罗某,完成了所谓的购房交易;另一方面通过抵押该房产在某银行办理了贷款,用以偿还小额信贷公司的贷款。刘某每月归还银行贷款前,都会收到罗某司机马某的转账。此外,办案组还查询发现,2021年1月,马某的银行账户里新增了一笔20万元的现金存款。而就在当天,罗某取现20万元。

    虽然没有罗某与刘某直接进行资金往来的证据,但是上述巧合不禁令人生疑。刘某名下原本已有一套正在按揭的房产,为何还要背负高额贷款再入手一套房产?马某转给刘某用来还贷的钱从哪里来?会不会是罗某通过虚构房产交易让刘某代持其名下房产,以达到逃避债务的目的?经过研判后,办案组决定从那家小额信贷公司入手寻找答案。

    然而,办案组赶到深圳市后,却被告知该小额信贷公司因涉嫌违法行为已被查封,为刘某贷款提供担保的人也无法查明身份。

    “来了就不能空手回去!”经过多方调查,办案组获得了罗某和刘某、马某之间的网络转账记录。关键的资金往来证据可以证实,在案件执行期间,罗某通过某通信软件向马某转账,且转给马某的资金与马某向刘某银行卡转账的资金数额一致,并且马某一收到罗某的转账后就立即向刘某转账,而每笔转账还备注为“偿还罗某所有的登记在刘某名下的房屋贷款”。自此,罗某通过虚构交易转移财产的事实形成证据链。

    2023年8月,华蓥市检察院向华蓥市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移交相关证据,建议对甲公司与罗某的合同纠纷诉讼案恢复执行。法院调查核实后迅速采纳检察建议恢复执行,依法拍卖了罗某名下车辆。同年11月,法院对登记在龙某名下实为罗某所继承的房产依法查封、处置。执行过程中,罗某不服,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2024年2月,法院驳回了罗某的异议请求。罗某随后又提起复议,广安市中级法院于同年3月驳回复议。

    针对罗某有执行能力但隐藏、转移财产,并且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行为,2023年9月,华蓥市检察院以罗某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为由,向华蓥市公安局移送犯罪线索和相关证据。华蓥市公安局依法对罗某立案侦查。

    刑民协同推进

    房产拍卖“老赖”获刑

    到案后的罗某坚称自己并未逃避执行,而司机马某因涉嫌其他严重犯罪已逃往境外,难以采集马某的证言。案件一时之间陷入停滞。

    因案情复杂,2024年2月,华蓥市检察院受邀依法介入,针对重点难点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夯实证据,华蓥市公安局依法对罗某在重庆租住的房屋进行搜查,查扣重庆市商品房买卖合同3份及相关房屋出租合同等。这些“意外收获”显示,罗某可能还涉及重庆另一高档B小区的两套房屋。

    经查,2006年,罗某通过由他人垫资和代持产权的方式,分期付款购买B小区两套房产。2023年,罗某采用与A小区房屋交易相似的手段,将B小区的一套房屋变现,交易金额高达230万元。此外,公安机关还发现了罗某在2023年和2024年,两次向名为“海南某物业公司”的账户进行较大金额转账的线索。经过实地走访调查,证实罗某在海南省某县还拥有两处小产权房,且没有办理房屋产权登记。

    2024年11月,罗某因犯拒不执行判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同年12月,位于重庆市A小区的商品房及车位被依法拍卖,成交金额为226万元。目前,该款项正在执行中。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办案组正在核实罗某卖出B小区房产的房款去向,跟踪海南两处小产权房办理房屋产权证进度,下一步,司法机关将依法持续推进对两处资产的处置。

    (来源:检察日报·民生周刊 作者:曹颖频 李敏 马说敏 陈泽勇 漫画:姚雯)

    ■检察官说法

    以穿透式监督破局

    民事执行领域长期存在的“老赖”现象,犹如横亘在公正司法道路上的顽固坚冰。那些具备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通过转移和隐匿财产、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制造虚假诉讼等手段,将法律文书异化为“法律白条”,既损害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更侵蚀着司法公信力。

    本案中,甲公司因合同纠纷历经一年诉讼终获胜诉,但被执行人罗某早已筑好了转移财产的“暗道”:个人账户余额很少,名下房产也转移给他人代持。面对这看似“无懈可击”的财产清单,检察机关以穿透式监督破局,在蛛丝马迹中还原真相,依职权调取银行流水、证券交易、不动产登记等财产信息2万余条,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锁定异常资金流向,冲破数据迷雾。通过跨多省实地走访,多点出击,广泛搜集信息,紧密围绕当事人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出借能力等深入调查,精准击穿被执行财产的“合法外衣”。同时,深化公检法协作,建立网上布控机制、信用联合惩戒机制等立体化执行攻坚体系,刑民协同打出“组合拳”。

    执行监督不是冰冷的法律程序,而是有温度的正义守护。只有让“纸面判决”变成“真金白银”,才是对司法公信力的最好注脚。

    (四川省华蓥市检察院 陈金明)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948d****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nm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