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到,秦始皇嬴政掌权后不久就开始了吞并六国的步伐,并以摧枯拉巧之势直接灭了韩国和魏国。
然而,魏国被灭后,在其境内还有一个方圆五十里的小封国安陵国,作为魏国的一个附属国,还保持着独立的存在。但就是这么点的小地方,秦王也没打算放过。
秦王想把安陵据为己有,却不屑以武力相威胁。面对这个小小的安陵国,秦王并没有强行攻城,反而是谴使者对安陵君说,愿意以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方圆仅有五十里的安陵。
因为,在秦王眼里,拿下小小的安陵国,不过是探囊取物, 不费吹灰之力。而他之所以提出“换”地,不过是一种戏谑而已,企图以“易地”的谎言诈取安陵。这样,既可以兵不血刃拿下安陵,又能更好地羞辱安陵君。
而秦王的那句“安陵君其许寡人”,就足以说明他的蛮横无理和对安陵君的轻蔑。在他看来,小小的安陵君必然乖乖就范,别说“换”,就是开城投降,跪地求饶都来不及。
只可惜,秦王这次却打错了如意算盘,因为他碰了个软钉子。出乎秦王的意料,安陵君以“祖宗基业不可易”为由婉拒了秦王的“好意”。
对此,秦王非常愤怒,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安陵君,竟敢如此忤逆他的意愿。秦王开始考虑如何收拾这个“不听话”的安陵国 ,以彰显自己的威严和权力。
当安陵君得知秦王震怒时,深感国家危亡在即。为了挽救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安陵君决定派遣唐雎出使秦国,以期通过唐雎的智慧和勇气,说服秦王放弃吞并安陵的企图。
而身负国家和人民期望的唐雎也终于出场,踏上了出使秦国的艰难之路。
接下来,便是唐雎与秦王面对面的斗智斗勇,可以分为三个回合。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灭掉韩国、魏国,而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在意。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是轻视我吗?”
这段是唐雎与秦王斗争的第一回合。之前我们说,对于安陵君婉拒秦王的好意,秦王已经不悦,但此时,秦王并没有发作,而是压住火气说话,于委婉中露出威胁,俨然是以胜利者的口吻在质问面前的唐雎。
秦王的狡诈骄横之态不言自明,然对此唐雎早已成竹在胸,并不多与之周旋,态度沉着明朗,寸步不让,据理力争。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
对于秦王的质问,唐雎的回答铿锵有力,甚至比之前安陵君的回答更加坚定,不给对方留一点便宜。
唐雎的回答让盛气凌人的秦王勃然大怒,于是,怒气冲冲的秦王便以天子的威严恐吓唐雎。
这便到了唐雎与秦王斗争的第二回合,也就是斗争的高潮阶段。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
那么,面对秦王的恐吓和赤裸裸的挑衅,唐雎会退缩吗?他该如何应对?
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