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读书术》是由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所著。我不曾看过叔本华的哲学类书籍,只是恰逢在图书馆找书,翻了出来,顿觉书名较其他教人读书的书籍多了一分哲学感,恰恰是‘’孤独’’二字生出了一丝萧瑟之意,让人不舍,也不忍立马放下。
叔本华反对死读书,读死书。读书必须思考,让所读之书,所悟之道得以联通,结合在一起,从而在我们各自的脑海中生根,发芽。生根是为了站住脚,旨在稳;发芽则是思维的扩张与发散。
我们需要以读到的内容为出发点,朝不同的方向迸发前行,一路上创造更多不可能,打破死读书和读死书的牢笼,解除束缚,走出去,以实践为基石,不断向上打造我们的认知宝殿,保障其华丽的外表包裹着实诚的心,美貌与智慧并重。
接下来这些天,我会以敦促自己加快脚步阅读此书为由,更新笔记作为日更内容。一边阅读,一边领略作者的见解,同时留意自己的所感所悟,汇集成篇直至读完,最后写一篇总体的书评。
虽然从没如此形式满满地去读一本书,写一次书评,但凡事总有第一次,先去踏实完成这个项目,优劣日后再说。反正,好则思变,劣则整改。我相信,只要我投入去做这件事,无论如何,总会有所获益。
这本书读起来比起其他教人读书的书籍更为深奥,枯燥。当我们无法认同这位哲学家的思辨模式,也就无法融入这本书的氛围,也就不用考虑再去深入阅读此书,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如果你恰好喜欢叔本华,也对它的思想颇为感兴趣,而且还阅读过他的大作。那么,这本书无疑是饭后甜点,可供趣味性阅读。助你了解他的多面性,了解他读书的看法,读书的宗旨自己他读书之见地。
还书内容不多,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同一个观点,他会在书中多次提及,反复论述,其实就是为了突出他的个人观点,突显他对这个论点的引证。
道一千说一万,其实就是为了告诉读者,读书不要贪多,不要一味的只顾着多读,还得注意多思考,有所悟有所得,进而有所作为。把读到的东西加以思考,变形,成为自己的东西,深入接触,刻进自己的皮囊,骨肉之中,为己所用。
最后,即使不读书,不看别人的文字,自己也能独思,成文亦成理。我的文字代表我,我可以代言我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