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清明假期第一天,全国铁路、公路、民航迎来了客流高峰,全国交通出行多以中短途为主。
公路方面,预计全国高速车流量达6200万辆次左右,约为平日流量的1.8倍。为更好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交通、供电部门加大人员及设备的投放。
在杭长高速杭州径山服务区,当地交通、供电部门新增13座超充桩,最大充电功率600千瓦,达到1秒钟充电1公里的充电速度。
在青兰高速平阴服务区,供电部门联合高速管理部门打开双向涵洞,引导车主到车流较少的一侧服务区充电,实现有效分流。
在长深高速常州天目湖服务区,当地供电部门已提前完成高速充电站的升级改造。充电高峰期,新能源车主可以在引导下就近下高速到3公里内的充电站进行充电。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预计新能源汽车流量占日均车流量的18%左右,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各地服务区通过增派人手、增加新能源车充电设备等措施保障新能源车辆的安全出行。
为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交通、电力部门加大人员及设备的投放。在麻安高速湖北谷城服务区,多辆新能源车正在充电。当地电力部门依托智慧车联网平台,开展24小时线上运营监控,保障充电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在京港澳高速邢台服务区,供电部门引入智能机器人巡检。机器人能扫描配电箱内数据、识别设备隐患,极大提升了巡检效率和精准度,让充电更安全。
在山东日照莒县,服务区在使用光伏绿色电同时,还配备城市智慧能量屋、全自动洗车机等设施,打造成集充电、洗车、图书馆休息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
清明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76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8%。
公路方面,全国高速车流量达6200万辆次左右,约为平日流量的1.8倍,其中新能源汽车流量占日均车流量的18%左右,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
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在江苏扬州,当地成立专项服务队,驻守全市多处充电站并出动移动充电车,为新能源车主出行保驾护航。在湖北武汉,全市1248个行政村实现智能快充桩全覆盖,解决了偏远地区的充电难题。在蔡甸区安福路与永兴街交叉路口,多辆新能源汽车在国家电网充电站内有序充电。
新能源车主 张先生:“今天回老家来祭祖,通过手机APP就能快速找到空闲的充电桩,现在智能充电挺方便,速度也很快。”
内容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