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考,今天学校进行了本月的考核。在监考中看到了孩子们做题的样子,突然想到了很多老师上课的情景。一张小小的试卷测不出孩子们平时的努力,但是能看出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近段时间知识的理解。今天有一位孩子考完试告诉我说:老师我写话没有写,我们问他为什么不写呢?他说:不会写,看不懂画的什么图。此刻我就在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呢?是缺少想象力呢?还是卷子的印刷不够清晰呢?这是一个非常喜欢看书的孩子,遇到这样的题还是写不出来。此刻他没有选择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词语写,而是选择了放弃。遇到困难的逃避成了很多孩子的共性,不再去想办法解决,不再用动脑子去想。放弃是最简单的办法。
当孩子呱呱坠地,世界于他们而言,是一片亟待探索的未知大陆,诸多习惯从零起步。最初教孩子自己穿衣,那小小的胳膊、不听话的袖子,总能把简单事儿变得一团糟;或是引导孩子规律作息,睡前的兴奋劲儿一上来,仿佛瞌睡虫瞬间被赶跑,哭闹着不肯上床。这时,家长就得化身最温柔的引路人。孩子穿不好衣服,别皱眉斥责,亲手示范,慢动作拆解步骤:“来,先伸左手进这个小袖子,像小火车进山洞一样。”耐心陪着孩子一次次尝试,哪怕失败多次,也要送上鼓励的微笑。作息培养上,固定一套睡前流程,轻柔讲故事、安静哼唱摇篮曲,日复一日强化睡前仪式感,让孩子心理上逐步适应生物钟调整。这般耐心浇灌,是在孩子懵懂心间播撒习惯的种子,给予其破土萌芽的适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