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罗老师,近期提出了“愿力>业力>能力”的生涯模型,强调一个人要在一生中寻找意义感,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发大愿,然后让自己所有的具体行动,都是基于这个愿念的分拆。
这的确是一个好方法。正如一家公司需要制定自己的愿景一样,它向一颗北极星,时刻指引着公司所有员工,为此而努力。基于这个愿景,需要构建实际的公司战略和行动计划,并且落实到每个职能的同事,确保他们日常的工作,也会和这个战略与行动计划密切相关。这样依赖,公司愿景才能真正指导员工的行动。
因此,发愿并不等于之后的一切皆有安排。罗老师自己的话就说,发愿是解决了自身生存焦虑之后的事情,是想“不朽”,要“为人类赓续文明”,这才有20年的跨年演讲,以及20年的长视频《文明》节目。这两件横跨几十年的事情,就是愿念的抓手,落实在每年的演讲准备周期,以及每周《文明》的制作周期。这样的好处就是能够形成成熟的SOP,不断精进,将事情打磨的越来越好;更为重要的事,人在其中不会有空虚和不安,每天都有实打实的事情连接着自己的大愿,做好了眼前之事,几十年后大愿即成。
不过在我看来,一个人的业力同样重要,这是我们成事的基石。没有正直可靠的做事之法,发愿可能就只是做梦。马斯克关于人类成为跨行星物种的宏图大愿,是在他做好了几个公司运营建设的基础上,这是他能亲力亲为做好公司的日常运营,解决公司的经营难题之后,才能越发显得愿念的价值。
很多时候人们崇敬马斯克,认为他能够带领人类成就所想,愿力的感召力,也是人们看到他能够将公司运营好的基础上的。拥有同样“伟大”愿念的其他人,如果没有被看到能成事(积累业力),即使史上留名,可能更多会被定位在“妄人”一类了。
最后,还有被罗老师最不看重的“能力”,就是要把事情做好所需要的具体知识和执行力——网络语境中的“有手就行”。我觉得“能力”同样不能被低估,因为这里的“能力”其实包含了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基础。正如要做成一件事,首选需要有正确的认知。这些认知逐步累计,才能构建一个人的知识框架,完整且能不断成长的知识框架,才有可能由此演化为更具实际操作的“愿念”,而非空谈。
很多人要么容易在成年之后固化了自己的认知;要么容易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发的是空愿,做的是大梦。这样的愿力再强,也无法支撑整个事情朝着正确的方向演进。
----
回过头来再看罗老师的“愿力>业力>能力”,我的想法是,结论固然重要,基础必须打牢!即:有完整且不断成长的知识框架和良好的执行力,才可能演进为正直可靠的做事之法,才可能进一步引发可以分解落地的宏图大愿。于是愿力才能引领一个人、一家公司,甚至一个文明,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