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先后三次登门拜访,第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并最终成功说服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的故事。
古代去拜访朋友可不像现在可以先打个电话,约个时间。那时可真是只有上门了才知道对方在不在家。
诸葛亮呀,被刘备“三顾茅庐”的那股子诚心给打动啦,于是就离开隆中,跟着刘备去了新野。打那以后呢,诸葛亮就成了刘备不分彼此的帮手,帮着刘备跟孙权联合,还真就拿下了荆州、益州,把蜀汉政权给建立起来喽。
历史上像这样为了求贤,多次上门拜访的故事却不只是仅有“三顾茅庐”一个。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可是发生在春秋时期,比诸葛亮所在的东汉末年要早得多。或许,诸葛亮正是按照这个故事的模式,导演了“三顾茅庐”的剧情,以此来检验刘备是不是真的诚心请他出山吧。
《吕氏春秋·下贤》记载:昔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往而不得见,从者止之。桓公曰:“士之傲爵䘵者,固轻其主; 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䘵,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
说的是从前齐桓公去见一个叫稷的小吏,就是没什么地位,但是一个人才。有一天去了三回都没见着,侍从就劝他别再去啦。桓公说:“在有本事的人里头,不把爵位和俸禄当回事儿的,本来就不把他们的君主放在眼里;在君主当中,不看重称霸称王事业的,也就不看重有本事的人。就算稷夫子不在乎爵位和俸禄,我哪敢不在乎称霸称王的大业呀?”
就这样,桓公去了五次,才见到稷。
齐桓公之所以能够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一代霸主,正是与他这种礼贤下士的对待人才的态度有密切关系。
可见,从春秋时期开始,大家就认同了人才的重要性。得人则兴,失士则崩。得到人才的国家就会兴盛,失去人才的国家就会衰亡。
关于人才的重要性,《尚书》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说是齐宣王召见颜斶,说:“颜斶,你到我前面来。”看过古装剧的都知道,这时颜斶应该马上回答:“是的,大王。”或者是:“臣,拜见大王,大王万岁,万万岁。”
可是,颜斶却说:“大王你到我前面来。”
宣王一听,脸一下子就变了。他强忍怒火说道:“是君王尊贵呢,还是士人尊贵?”
这颜斶也不含糊,一看就是有备而来的。他回答说:“从前秦国攻打齐国时,有下这样一道命令:‘凡是有人敢去柳下季的坟墓五百步的范围之内打柴的,一律处死,不予赦免。’接着又下一道命令:‘凡有能得到齐王人头的,封他为万户侯,再加赏赐黄金二万两。’由此看来,活着的大王(齐王)的人头,是不是还不如一个死士(柳下季)的坟墓呢?”
宣王折服,最终还拜颜斶为师。
这里面有讲到一个人,柳下季。品什么他能这么牛,死后还这么受人尊重呢?
柳下季你可能没听说,但柳下惠就有可能听说了,如果还没听说,那“坐怀不乱”四个字总听说了吧。
对,柳下季就是柳下惠,坐怀不乱也说的就是柳下惠的故事。
这柳下惠可不简单,他早于孔子出现100年,鲁国人,不是什么大官,只是一个掌管刑罚的人,但他却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活了一百岁,被孔子称为“被遗落的贤人”,孟子尊其为“和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