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画还是其他,每个人的分析与判断标准都是不同的。最近多有看到与画相关的文,不知道是挑动了哪根神经,也想感叹几句。画与诗相同,均离不开技、法、术与情!
画,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场心灵与技艺交织的旅程。于这方艺术天地中,有人以行笔运墨之技术为舟,有人习以法为指引前路之灯,有人以术为媒、有人借情喻意,使画作成为灵魂的浅吟低唱。
观行笔运墨者,他们沉醉于笔触与宣纸的细腻触碰。每一次落墨,或轻或重、或挑或染,皆似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笔尖轻点,墨汁晕染间,或如山川脊梁,坚毅而稳重,需得中锋勾勒出线条的刚劲挺拔;或似大地褶皱,沧桑且深沉,则侧锋皴擦出块面的肌理。那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就如光影在世间的嬉戏,墨,不仅仅是一种颜料,而是,是能赋予万物神韵的神奇魔法。
当然,当习者从最基础的笔法墨法起步,在无数次练习后,会让肌肉产生记忆与惯性,很多人,难能与艺术灵感相融合,于细微处见真章,故而以扎实的基本功构建起绘画的高楼大厦的人,少之又少,如果张大千不能另辟他路,或许也会成为八大山人永久的临摹者,但,他路,何其难!此点,与古诗词类似,如不能跳出风花雪月的技,不过也就只是临摹而已……
习法者,将绘画之法奉为圭臬。他们深入研究古今画论,剖析名家笔法,如同虔诚的学者探寻知识的宝藏。山水之法,讲究峰峦的起承转合,布局的虚实相生,力求在尺幅之间营造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意境;人物之法,注重形态的精准把握,神情的细腻刻画,通过比例与线条的精妙组合,赋予笔下人物鲜活的生命力;花鸟之法,则在形态与神韵间寻求平衡,一笔一叶,皆有灵动之姿。他们深知,法为矩,希望在规矩方圆内寻求艺术自由的通途,借法之框架,演绎无限创意可能。可,终究束缚于框架!
以术为媒者,擅长运用各种绘画技巧与材料,让画作突破二维平面的限制,呈现出独特的视觉魅力。他们探索不同质地颜料的融合效果,或油彩的厚重浓郁,或水彩的清新透明,或国画颜料的典雅含蓄。在他们的画作中,肌理效果成为情感的载体,泼洒、滴溅、刮擦等技法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手段,而是表达内心激情与冲动的语言。他们借助现代科技与创新思维,将摄影、数字艺术等术元素巧妙融入绘画,使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拓宽了绘画艺术的边界,让观众在欣赏画作时,既能领略传统艺术的韵味,又能感受到现代艺术的震撼。
而以情喻意之人,他们的画在某一个时候,或许似心灵的窗户,透过那一笔一划,观者能直抵其内心深处最柔软、最隐秘的角落。他们以画笔为剑,劈开尘世的喧嚣与伪装,将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毫无保留地倾注于画布之上。画中的一抹亮色,或许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一片灰暗,可能是对命运无常的喟叹与迷茫;那扭曲的线条,是内心挣扎与痛苦的呐喊;而流畅的笔触,则是心灵宁静与平和的倾诉。他们的作品无需文字注解,便能引发观者强烈的情感共鸣,因为那其中蕴含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密码,是跨越时空、种族与文化的心灵纽带。感叹梵高一团混乱的星空,里面究竟有几个我的存在……
画之路,无论以技、法、术还是情为切入点,最终皆通向同一个境界——心手合一,画我两忘。不过最终都是以画为媒,用笔墨倾诉心声,用色彩描绘梦想,用线条勾勒灵魂的轮廓。那画布上创造的一个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其实不过是为自己打开了一扇扇通往不同境界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