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3月30日,2025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聚北京 创未来”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中国日报社,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立足北京、面向全球,推动国际青年交流,促进人才创新发展。北京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游钧,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兼代表夏泽翰,史太白基金会前主席、终身荣誉主席约翰·吕恩出席论坛并致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技司司长李金生,中国日报社副社长朱宝霞,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党委书记、总站长闵海云,北京市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李世新,海淀区委书记张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主任汤富强,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工作局局长张若冰,海淀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肖丹出席论坛。
论坛向全球人才发出“聚北京·创未来”的邀约,发布“‘职’引未来·北京offer”和北京市支持留学回国人才创新创业13条措施,加大引才力度、强化资金保障、支持创新创业、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打造近悦远来的青年人才发展生态,支持青年人才在京安心创业、舒心生活、顺心发展;人社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与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将围绕国际人才政策研究、合作交流、人才引进、综合服务和宣传报道等5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探索国际人才服务新模式。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联合北京边检总站、市科协、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北京国际人力资本集团和海淀区委区政府,共同发布“在京国际组织外国专家和海外人才服务包”,聚焦“科研学术+事业发展+生活融入”需求,围绕出入境便利化、国际交流、人才引进和融入服务四个方面,推出14项创新举措,为国际人才提供从“落地北京”到“扎根北京”全链条服务,向世界展示“北京欢迎你”,助力国际组织在京发展。
论坛上,第14届“海外英才北京行”活动正式启动。海淀区作为论坛主办方和联系北京·全球创新服务网络建设示范区,也是第14届“海外英才北京行”专场活动首站,面向人工智能领域海外人才启动了为期四天的“海外英才北京行”海淀专场活动。
活动邀请到菲尔兹奖得主、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考切尔·比尔卡尔,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向涛等中外专家学者,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技术官王鹤等科创企业代表,共议前沿技术和产业未来,共享创新思想和发展理念,共促国际合作新机遇。
相关部门、国际组织负责人,知名科学家、企业家、学者代表,部分在京工作的杰出外籍专家和优秀国际学生代表参加论坛。
记者:余婧雯
编辑:旭日
推荐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