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医药卫生界市、区两级政协委员与“何氏通络开结术”非遗传承人,市政协委员、何氏浩生(北京)国际中医药科学研究院院长何银萍非常关注中医药领域、非遗传承以及智慧养老方面的内容。在今年的市政协全会上,何银萍带来了三份提案,分别是《关于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赋能首都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关于数智化赋能首都非遗传承,夯实北京文化中心建设根基的提案》《关于全面推动首都养老服务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转型升级的提案》。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传承。近年来,随着中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本次我带来的《关于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赋能首都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就是希望可以进一步加大中医药领域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何银萍说。
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方面,何银萍建议通过制定有吸引力的政策,设立专项基金提供优厚待遇与资金支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联合培养与引进机制,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投身首都中医药事业。
在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方面,何银萍建议从深化院校教育改革、完善师承教育制度、构建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体系三方面入手,通过调整课程、增加实践、规范师承、整合教育资源等措施,培养和提升中医药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专业素养。
在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方面,何银萍建议建立综合多元因素的科学人才评价体系,设立奖励基金表彰突出贡献者,拓宽职业发展路径,包括开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和鼓励跨界发展,以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数智化让非遗文化绽放光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民族精神,为了进一步助力非遗“活”起来,何银萍带来了《关于数智化赋能首都非遗传承,夯实北京文化中心建设根基的提案》。“数智化赋能首都非遗传承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对北京文化中心建设与文化传承有着深远意义。”何银萍说。
何银萍建议,搭建首都非遗数智融合服务枢纽,利用大数据构建非遗数据库并实现个性化推荐,强化社交互动功能,举办线上活动提升用户参与度与黏性,形成活跃非遗社群。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把握用户需求与行为偏好,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非遗文化内容推荐,提高非遗文化的传播效率与影响力。
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非遗创新方面,何银萍建议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挖掘文化内涵用于教学与宣传,探索智能制造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竞争力。鼓励非遗传承人与科技企业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在非遗作品创新表现形式方面的更多应用。“我建议革新数智化非遗教育传承范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扩大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培养范围;健全数智化非遗保护管理架构,利用区块链追溯传承信息,借助物联网与大数据监测建立评估模型与预警机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确保非遗传承可持续。”何银萍说。
此外,何银萍还带来了《关于全面推动首都养老服务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转型升级的提案》。“全面推动首都养老服务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转型升级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途径。”何银萍表示,建议通过加大政策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加强产业链整合、培养专业人才、提升个性化服务水平以及加强监管与宣传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养老服务的整体效能和质量水平。
记者:郭思岐
编辑:罗雨涵
推荐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