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宣扬了一种艺术上精神:芭蕾的完美并不仅仅在于每个动作细节都做到最精确,并且在于情感上的投入与诠释。
在最后表演黑天鹅的时候,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除了音乐和舞蹈的视觉效果,她的神态和眼神也是无比惊人和有穿透力的,气势上充满了自信和魔力。这次回头重新看到前面大部分时间里,Nina的唯唯诺诺,灰头土脸,担惊受怕的样子,其实震撼更加强烈。她把二者都能演绎得那么精确传神,就不得不感慨这个28岁的女孩的神奇之处了。除此之外,每次她在洗手间化妆室独自面对镜子的时候都是极其高难度感情表演,观众可以看到她那种平时在人前强行压抑,而到了独处的时候释放出来的感情。这部里面用了极近的长镜头拍摄这种场景,其实是最充分地考验演技的方法。而她做得天衣无缝而且一次比一次更精彩。其中的最经典当数她获得天鹅女王角色之后给妈妈打的那个电话:一方面开心激动选上结果,一方面回首这个苦涩委屈艰辛的过程只有自己知道,又不由得泪下,而同时又有点紧张自己是否能演好……短短的一分钟,她的脸上完美诠释了这语言无法表达的万千感情。观众看到了真实世界里的小女孩一个人躲在洗手间里为自己努力多年终于等到的成功而感情彻底爆发,这几十秒,超出完美许多。不过看她12岁时就能有Leon里那种表演,其实也不会太让人惊讶了。
这部影片整体节奏非常出色,起承转合做得非常好。在这种非靠悬念解谜为主打的片中,他这种惊悚悬疑的手法看似没有必要,但其实是导演编剧精心安排的。目地就是自始至终牵引着观众,经常在紧绷和松弛之间不断地来回切换,既不如大部分文艺片一样始终偏于平淡,也不似恐怖片那样频繁越界,而是逐渐吸收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越来越投入,注意力越来越集中,直到最后气氛上已经烘托到一个高点时,同时将故事带入高潮,这时观众心理彻底被击穿,心里上在最投入的时候受到最强烈震撼,效果极佳。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心理学手法,这种手法音乐作曲中有不少人会试图运用,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情节上复杂度不够,但是又有很强的感染力。第二次看完,还是无法对一些部分是否真实给个确定的答案。比如去找Beth那段到底是怎么回事之类的,影片本身似乎没有要试图把所有细节都自圆其说,留给了观众自己一定的分析想象空间。
Lily/Beth理论:
Lily代表的是Nina对现存竞争以及自己弱点的恐惧,Beth象征的是Nina对自己未来的忧虑,她担心将来会有新的竞争对手并且自己会老去。一个代表的是近忧,一个代表的是远虑。二者共同作用让Nina处在极大的精神压力之下。关于Lily,Nina深知自己身处全世界所有舞者都艳羡期望取代的位子,同时她知道自己的弱点是无法放开,不能完全融入黑天鹅那种张扬放纵的表演要求,而Tom的不断强调和夸张的失望表现又让她越来越惧怕自己这个弱点,强烈畏惧会失去角色。于是Lily作为她的竞争对手,并且是最符合黑天鹅表演要求的舞者,作用就随之无穷放大,混杂了她自己内心的另外一个黑衣Nina也就是与Nina性格本身完全对立面的一个自我交互出现,并且越来越频繁,成为了她的最大对手和阻碍她的假象敌人。这种心理推动着那个黑暗Lily一次次充满了她的幻想视野,几次比较明显的包括她从酒吧后跟随她回家的那个Lily,以及最后在化妆室刺伤并且拖进洗手间的Lily,这两个部分电影中都利用黑衣Nina的方法强烈明示了那仅仅是她自己幻想,而她欢愉以及刺伤的对象都是她自己内心的黑色Nina。此外也有几次不是非常明显的部分,比如在后台和Tom偷情的那个Lily,以及最终表演时和男舞者亲密接触的Lily,似乎无论真实与否理论上都能接受,但我更倾向认为这些也是Nina的幻想。真实中的Lily一定确实是觊觎Nina的角色也希望她失败,但是她也并没有用恶性的方法去竞争,并且能够坦然承认Nina的出色表现。这两点从她最后几次正常状态出现都能充分说明(看到Nina冲进剧场语气失望,最后一幕前到化妆间恭喜Nina的表现)。关于Beth,Nina所看到的情况与真实应该相差不远。Beth摔烂化妆室,失势后对Nina和Tom的直接咒骂,以及主动车祸断腿,多半都是真实的。之所以本片要有很多的篇幅描述这种恐惧,首先是Beth一直是她的目标,从她偷窃Beth东西的部分已经可以看出,而当长期的偶像变得如此悲惨之时,不可能会无动于衷。其次也是强烈突出了她偏执的患得患失,并且对完美的要求极高,无法忍受任何潜在的失败。同时我也愿意相信这里面与Nina白天鹅的善良的本性有关,善良纯洁的白天鹅不愿意看到自己喜爱得人变得如此悲惨。
母亲:
永远一袭黑衣的母亲,有一张禁欲者的长面孔,苍老的手像鸟爪一样抓在女儿粉嫩的手臂上。她曾是该公司的舞者,仍有人脉,妮娜在公司的举动和表现,她都可掌握。母亲的爱好是坐在自己的屋中画画,她描绘的是自己年轻时的样貌,以及妮娜的脸——画像上的女子颊上有一颗痣。可以捉摸到她的过去:曾经辉煌,因沉湎情爱,生下私生女断送舞蹈生涯,因此她认为肉欲和性爱是毁灭性的,强迫女儿停留在十余岁的懵懂之中,对女儿怀有不正常的控制欲和爱。
妮娜与托马斯的三个段落:
A、在托马斯的门外等待他的妮娜,首次拆散了一丝不苟的发髻(发髻象征禁欲与严格自律),对唇上鲜红的胭脂膏子(唇膏来自贝丝)还不大习惯,不由自主地抬手去擦拭。此际她心中是矛盾的:为了得到梦寐以求,她不得不打算启用长久以来忽略的性别的魅力做最后一搏——她其实意识得到自己是美的,只是始终不屑于张扬和运用,这仍是某些中学女孩子在性别差异萌发时的心理:努力勒紧肿胀的胸部,为性征感到羞耻。她对着托马斯时,就像犯了错误的小孩子面对手拿她的糟糕成绩单的老师,随时准备哭出来的急促气息、这个时候的妮娜,甚至不是“女人”。她来争取角色,竟像请求老师给予补考机会,始终喃喃说道:“我能做到,我昨晚努力过了。”她仍不敢亮出自己最原始的武器。当托马斯夸奖她“美丽、优雅”的时候,妮娜脸上并未出现释然和些微欢喜,目光甚至更焦虑,慌乱地躲闪开去。在他的逼迫下,妮娜第一次说出了“完美”这个词(舞者大多是完美主义者,扑朔迷离的“完美”,往往令他们陷入走火入魔的境地)。托马斯扳过她细巧的下巴,恶狠狠地吻着了她,在妮娜的咬啮中,托马斯看到了她并不懦弱、甚至有些凶狠的一面,于是相信她仍是可造之材。所有艺术最高形式的魅力,其实都是模拟性快感。因此,不懂得爱与性爱的艺术家,永远无法到达最高境界。她们需要先捉摸、领略过那个园中果实的异香与甜美,才能在舞台上模拟一二,以此引领观者沉浸入相似的妙境。
B、从托马斯的办公室出来后,妮娜盘坐在墙角(她总是独个儿坐在墙角,是胆怯小女孩的表现),狠狠地将散发再次绑起,这意味着她后悔方才的“放荡”,要迅速回到令自己感到安全的、清心寡欲的壳子去。(在影片45分钟时,妮娜第一次在练习舞蹈时拆散了发髻,旋转时,长发在空中飘散出曼妙曲线,喻意她内心的“黑天鹅”的风情初露。)
C、托马斯的理解是:舞者要散发出性的魅惑,要让观众爱上你。他亲自与妮娜共舞,用手掌娴熟地抹过女子的敏感处所,成功地唤起妮娜的迷狂。背景弦乐逐渐加强,危险而充满诱惑,黝暗的练功房恍如亚当夏娃的园子,托马斯反复说“open your mouth”,妮娜逐渐情动,扬起手反抚住托马斯的头颈,与他唇舌交缠。这是她的性意识被彻底唤醒的关键时刻。(这男人如此用心良苦。在妮娜赢得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后,他轻声说:“你听到了吗?他们爱你。”)
D、首演前夜,妮娜在楼梯上向托马斯哭诉。他仰头看着她,看着她那张凄楚小面孔上的珠泪盈盈——是他把她托举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地方。
颜色和衣饰:
颜色的喻意最常用也最明显。白色、粉色:白天鹅、妮娜。黑色:黑天鹅、母亲、莉莉、贝丝。灰色:唯一的男主角——舞团艺术总监托马斯。
天鹅:
天鹅是个复杂奇怪的意象,可以代表纯洁,却也可以是肉欲的化身:众神之神宙斯,为斯巴达王廷达瑞俄斯之妻丽达的美貌所倾倒,变为天鹅与其野合。天鹅雪白的胴体、柔媚的长颈、软滑的羽毛、饱满肉感的身躯,亦可看做女子性征极致的组合。天鹅的另外一个象征意是艺术家的诗意唯美化身,圣桑的《天鹅之死》、谚语“天鹅之歌”,都用这个意义。需要说明的是:黑天鹅并不是彻底的邪恶象征。它代表的是欲望、挣扎、不懦弱,和不掩饰、不压抑一切渴求。黑天鹅唯一的原则是追求快感的原则。(27分钟时,一位黑衣舞蹈教师教授妮娜如何饰演黑天鹅,镜头长久凝视着这个老女人露出的肩胛,蝴蝶骨在衰老皱缩的皮肤下艰涩滑动,这是只不能再飞起的老天鹅。)
雕塑:
当妮娜对牢雕像凝睇,音乐阴郁奏响,提醒观者注意。雕像有如梦魇中的妖魔,吸引满脸懵懂的少女一步步走近:五官模糊一片、涂成惨白的人脸,手臂断折不见,只有两只翅膀高扬,两腿紧并,身体以耶稣受难的姿势直立,下身有男子性征。这个雕塑的意思:要想要翅膀,就要抛弃双臂,等待受难。
抓痕与创伤:
指甲是“黑天鹅”挣扎出茧的武器。母亲的动作代表粗暴的“解除武装”与镇压。种种表象,暗喻妮娜身体中另一个自己越来越急迫地要破茧而出,要挣脱这个清洁的、严肃的、死气沉沉的躯壳。从处子到女人,需有一道疼痛和流血的仪式。无处不在的血污,象征着妮娜性意识逐渐觉醒,在心灵上从处子跨越到女人。
开篇梦境:
对于情节的带入,影片开头那段Nina与魔王在黑暗中同舞的的梦境具有极佳的效果。从独舞部分到合舞部分,艺术表现力上近乎满分,而魔王的邪恶表情让人不由得关心主角命运,从而让梦境一结束,观众就凝聚了一定的注意力去关心主角的命运,而其后马上开始的选角部分又加深了这种关注。
身后跟拍:
本片非常多地运用了跟拍,影片的本身出发点和凝聚点就是Nina,观众能够不受干扰地全心关注她的命运和遭遇。在这种大环境下,跟随Nina的拍摄就极为出彩,观众仿佛和她共同体会了忐忑不安,惊悚,担忧和挣扎。很多时候,比如在化妆间里和酒吧等,明明可以用远景拍摄的时候,导演依旧利用了这种手法,就是更加加强了这种效果。DA在他导演的影片中都喜欢对演员脸部近距离拍摄,梦之安魂曲里面也是有大量的正面特写,常常都有长镜头。很考验演员功底。不过跟拍运用得如此之多还是第一次。
剧情波折:
Nina的整个经历中大小波折无数,相信观众从头到尾都没信心最终到底是悲是喜,从和Veronica的选角风波,到母亲的怪异表现,到酒吧之夜和Lily的后续行动,到两次迟到和精神的近乎奔溃,再到化妆间的血案。观众似乎一次又一次的被说服最终会是一个惨烈悲剧结局。一直到最后一刻Nina从舞台顶端坠落,说:“that was perfect.” 观众才能放心。而直到此时导演还是耍了花招,到底结束之后她的伤势如何,观众也无从得知。在诸多回旋之中,最大的一个还是Nina在那么多事情之后还是得到了正式登台的机会,而她的表现,也同时将影片推入了让人窒息的高潮和结局。
高潮:
高潮部分的表现张力甚至还要远胜过了开头的黑暗同舞。当Nina在舞台上演绎黑天鹅的时刻,那一段身上的羽毛随之深长,她的旋转更加投入而加速,而设想镜头随之一起旋转,最终到正面,我们看到一个停下来的完美干净的Nina原身,全场鼓掌。在这种时刻,相信所有影片观众都为之倾倒。高潮并不仅仅是这部分,我的个人感觉当Nina在前一天晚上心魔加剧,化身天鹅开始,所有观众就不由得随之身体前倾,更加关注主角经历,是登上顶峰还是坠入黑暗,之后的每一秒,都充满张力。
现实与超现实:
对于普通人来说,每部电影都有超现实部分,然而导演和编剧如果恰当玩味,能够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内心的共鸣能够成为主旋律,那就是一种至高技巧。对于每个渴望成功的人,他们多少都会有正在经历的或者必须要经历的心魔。当心魔存在的时候,如何和心魔共舞?战胜心魔并非最高境界,与心魔共舞直到将至感化并且收为己用才是最大挑战。这部影片深入地刻画着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内心的挣扎,共鸣在所难免。
黑暗以及镜面效果:
更多是关于潜意识和渴望带来的幻境。这种幻境大多是黑暗的。特别是电影中另外一个主要表现手法镜面效果,本片用了无数镜子,酒吧里的洗手间,家里的厕所,剧场里的更衣室,很多次当Nina背后镜子里的倒影转身,其间的惊悚就不用多说了。而她的身体的变化,很多地方和80年代电影The Fly一样,还好天鹅羽毛也要好看得多。
性元素:
性是这部电影里的潜在主题,电影中有很多很多和性相关的成分。Tom很多次利用性来引导Nina放开来表演,而Nina自己的潜意识里面也无数次涉足这个领域,另有关于Lily在里面的相关作用也是。导演丝毫不避讳地充分展现这个元素,并且对欲望诠释得入木三分。
演员表现:
这部电影近乎算是Natalie Portman的个人表演,即使最接近她的配角Vincent Cassel和Mila Kunis的戏份也和她相隔天地。不知道她儿时学过多少芭蕾可以支持她给出如此完美的舞蹈表演,而在情感诠释Nina,以及入戏上,她的表现绝对是堪称超一流。如果不是一个对处在Nina那种位置的女生心灵有深刻的分析了解的人,绝对无法做得如此出色。选择这位哈佛心理学的漂亮毕业生来演绎这个角色是非常聪明的,而她的表现,也比她的背景来得更为出彩。
导演DA:达伦是一名在摄影和配乐上非常考究的导演,他的所有作品在这两个方面上都是顶级,同时他深谙对各种“邪恶”的人类欲望,毒品等感官的描述,这个方面绝对无其他现代导演可以出其右。在情节上可能略微有点依赖编剧,但是他也是非常有选择性地只接手很可取并且会出彩的剧本,并且在大部分电影中自己亲自上阵参与编剧。这种优势和态度让他的每部作品都能给观众以至少视听上的冲击,而绝大多数也能震彻心灵。是一名才华出众,并且有追求完美的态度的好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