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帝自诩为“十全老人”,即他拥有十项彪炳史册的赫赫战功,包括平准噶尔、定回部、扫金川、靖台湾等等,而这些军事行动大多是其在静宜园致远斋内筹划的。
致远斋是乾隆到香山静宜园避暑和赏秋的临时办公与休憩之所,名称源于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昭示着其即使在休闲期间也不忘济世安民的宏大志向。致远斋分为东、西两个院落,西跨院建有韵琴斋及听雪轩,它们皆雅趣盎然。
韵琴斋里并无琴瑟,而是门前垒石为山,落石为径,并穿插奔泉流溪,遂以石为琴,以泉为弦,哗啦叮咚之声不绝于耳,雅韵天成,令人尽赏自然之妙趣。而听雪轩则背靠青山,侧依古松,每至寒冬降雪,便可坐于轩内耸耳谛听唰唰雪落之音,间或夹杂松枝抖落积雪的簌簌之声,虽无雷雨的惊心动魄,但可让人浮想联翩,似脚踩滑板驰骋于雪山陡坡,不断将崩雪抛到身后。
东跨院内的建筑只有致远斋,红柱黄瓦,彩绘画梁,雄浑大气。宽大的老板桌居于殿中央,其后竖楠木屏风,其上置景泰蓝香炉以及文房四宝,两侧立柱书有对联:“静宜园中咨政处,驻兹清晓所必临;致远拒为玩山景,九州四海在一心。”抒发了乾隆身在山景、心系天下的勤政之志。大殿东侧为卧榻,宫灯悬垂,黄垫横陈,书柜俨然,对联上书: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把立身与读书等量齐观,足见乾隆以文修身的素养。
但乾隆并非仅是喜欢舞文弄墨的雅士,而且还是一位雄浑霸气的壮士,在殿内墙壁上挂有其一幅戎装像,描绘了他的赳赳雄姿。1739年乾隆登基3年后便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其跨马佩剑,身披重甲,威风凛凛,气度不凡,在南苑检阅了八旗部队。其后乾隆还五次阅兵,极大地提振了士气,稳固了军心,为数度平叛维稳和开疆拓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致远斋,人们既能观赏到乾隆文质彬彬出口成诗的一面,也可领略到其雄才大略的另一面,文治武功兼备,实属难得。乾隆之所以能在香山屡屡谋划治国安邦之策,或许与这里优美的环境有关,香山寺令其沉静如海,雨香馆让他枕雨悟道,致远斋使其淡泊明志,而香炉峰则叫他登高望远,经天纬地之思即可伴着琴律、和着雪韵汩汩而出。
我们的香山之行也暂告一段落,虽收获满满,可也留下诸多缺憾,没能欣赏到万山红遍的壮观景象,没能拜望六世班禅的行宫昭庙,没能瞻仰孙中山灵柩暂厝地碧云寺,没能探访鉴别忠奸的见心斋,但一叶落知天下秋,数景观了众芳秀。香山,我们还会再来的。
202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