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爺爺已耄耋之年,松髯紅唇、面潤膚澤,總是喜笑顏開待人親和。三年前結緣逄老師帶著哥哥來到北京有緣認識了劉爺爺。他教我們翻土揮鋤,間苗撒種,耐心講解農家一輩子的種地經驗。劉師傅總是用一種天地萬物自然生長的規律來點睛人生大道至簡。
今天再次見到了慈眉善目、得道仙翁一般的劉爺爺,依然精神矍鑠、喜笑顏開。還看了他自己偶然興起而作的詩,真情流露,詩意盎然。一首一首自然流露、誠心誠意,正是當下他自己心暢活氣的表達。劉爺爺不出門也知天下事,耳聰目明。談到葉嘉瑩女士的事跡也略知一二,盛讚她愛國、愛民,能回到祖國盡心盡力教書育人,為國家做好事。
逄老師說劉爺爺不像真正農民氣質。因為他心裡有活氣,沒有被力氣活壓歪,累“死”。心裡對農活有自己一套轉換,留有餘地的使勁,在自己內心留一塊“余田”,只種詩意不種田。心有余田可使人有口活氣,像葉嘉瑩女士說的“弱德之美”。對一切苦難、艱苦都能生發出更堅韌的力量。葉嘉瑩女士:“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劉爺爺寫的詩也有如此心胸、氣量。那時代的一粒塵都會把苦難如同沙塵暴一樣席捲一空。人能從苦難中優雅走出來依託的精神力量各有因緣。文學詩詞當然是最好的,但那是陽春白雪。內心把持更多是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般隨風飄搖,身邊能抓到什麼是什麼。農民能抓到什麼呢?無非就是寬厚的土地,無言而育的大自然。人要在沉默中自我轉換、化育。力氣活是可以生發、修整、再生發、再修正的活氣活,人沒有自我把持、轉換就像驢拉磨、馬拉車、牛翻犁一樣陷入死活力中,一鞭子下去才知道停停走走,僵硬木訥、呆癡迷離。人啊,活著不僅僅是為了一口飯,也為了一口氣,一口活氣啊!人人都將奔赴生老病死,如果不能選擇,老天爺給什麼都有接得住的本事,接得住就得靠這口活氣,則生老病死的遭遇則不過是人生田地的那點力氣活而已,自己可以修整、生發、再修整、再生發,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