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仁教授在《我看名师成长》这篇序言中写到:浙江刘永宽、林良富、俞正强、金莹和邱向理五位小学数学名师成名于不惑之年,他们并不特殊,很普通,很平凡。他们大多是农家子弟,有的从小立志当教师,而更多人“从教*之理乃是——无奈选择、机缘巧合、子顶父职。但是一踏进校门,他们就被这些天真无暇的孩子们所吸引,爱上了这个事业,一干就是几十年,而且乐此不疲。周教授07年国庆假读完了“名师成长轨迹访谈录”书稿,颇有感触,五位老师之所以成长为名师,周教授谈了这几天感想。
一、对小学教育的执着追求。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小学教师是人类启蒙的灵魂工程师当小学教师不易,当好的小学教师更难。5位老师成长的路上,他们坚持不懈,认真探索,执着追求,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二、用爱心浇灌学生,创设学生喜爱的数学课堂。他们能“走进”学生的心扉,想学生之所想,乐学生之所乐,并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关怀和尊重。“让孩子们喜欢老师”,听其师而信其道,进而喜欢上数学课。使学生感到“数学好玩”,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并由“学会”到“会学”,由“会学”到“乐学”。一句话,创造了学生喜爱的数学课堂。
三、各自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是科学,科学的真谛在于求真,教学是艺术,艺术的真谛在于创新。一堂好课往往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老师鉴于多年教学经验的借鉴和升华,名师们他们都已形成了各自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四、勤学多思,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素质。老师除了参加培训、进修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坚持读书,挤出时间读书,而且要带着问题读,要读专业书、教育理论书,把自己积累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再用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专业素质发生质的飞跃。